新闻动态

北京市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提升计划全面启动

 

2020年11月9日,由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主办,北京科技教育促进会承办,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协办的“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授牌暨北京市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提升计划启动仪式”成功举办。

 

北京市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张晓虎、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管理办公室张青琳出席了启动仪式,并给北京市首批“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授牌,给2020年人工智能素养测评师培训组织工作优秀组织单位颁奖。

 

 

北京科技教育促进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萍主持了活动,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党支部书记马志洪致词。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副会长、中国著名程序员鲍岳桥以独特的视角向与会代表介绍幼儿及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测评和培养体系。

 

 

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常务副会长丁书林和北京科技教育促进会副理事长李启生分别介绍了“全国幼儿及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等级测评暨院士+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在全国和北京的开展情况。

 

自2020年4月份启动以来,全国已有北京、上海、山东、河北等十几个省市组织开展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测评工作。北京市自9月份启动以来,先后组织了两批共100位中小学教师和校外机构辅导教师参加“全国幼儿及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等级测评”测评师培训。其中,在2020年测评师培训组织工作中有6家机构获得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分别是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北京市通州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北京市延庆区科学技术馆、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北京市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

 

同时,经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审核,活动现场给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等21家机构分别授予“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全国幼儿及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等级测评课程教学基地”和“全国幼儿及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等级测评地区测评考点”铜牌。接下来,这些学校和机构将在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和北京科技教育促进会的指导下,在全市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测评和提升计划中起到骨干带头作用。

 

同期启动的北京市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提升计划,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系列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的相关要求,加快构建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提升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构筑人工智能发展先发优势和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智能社会提供支持。

 

北京市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提升计划坚持全面育人,坚持前沿引领,坚持统筹布局,坚持协同创新,坚持国际合作,在未来3-5年,重点支持打造十个人工智能实验区、创建百所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选拔千名人工智能教育种子教师、培养万名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初步构建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十百千万”计划体系。

 

同时,北京市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提升计划将探索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贯通的人工智能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培养体系,有力支撑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提升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出席本次活动的还有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副会长尤丹立、秘书长王燕
 
(来源:中国网,略有删减)
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 版权所有京ICP备13008609号-9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4718号